为了在百赫兹重复频率下获得大能量的中短波KTA-OPO激光系统,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兆军教授课题组搭建了百赫兹、大能量、中短波双波长激光器。
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兴的主动遥感探测仪器。相较于传统观测手段,激光雷达具有全天时、高时空分辨率的非接触探测能力;相对于其它主动遥感设备,又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扫描灵活的特点,可满足星载、船载、机载乃至无人机搭载的探测要求,为研究大气湍流参数及时空变化特征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激光选区熔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由于其逐层重熔和凝固的成形工艺特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合金组织容易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为晶粒、熔池形态在不同方向存在差异。
“三高”(高重频、高功率、高脉冲质量)飞秒激光光源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加工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光纤中的脉冲在被直接放大时受到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等多种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峰值功率提升受限。
激光相干合成实现的关键就是要让每一束激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位、偏振、光束倾斜度等光参量就是每束激光的“心”和它们要用的“劲”。近十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光源性能、光束控制等关键领域,让每一路激光“配合”得越来越协调,不断推动着激光相干合成技术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激光反射层析成像(Laser Reflection Tomography Imaging, LRTI)是一项在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成像探测技术。CT主要是透射光信号探测, LRTI是激光反射回波探测。
全光网络通信,具有抗干扰性强、容量大、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方式。作为全光网络核心基础,全光调控技术已被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全光调控技术主要有非线性光栅,非线性耦合器,非线性放大器等。
随着激光光场的应用拓展,在激光光场中引入偏振、相位自由度,实现新型结构光场是当前激光光场调控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基于全光纤结构产生新型结构光场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偏振和相位的调控可以产生带有偏振奇点的柱矢量光束、相位奇点的涡旋光束以及无衍射特点的贝塞尔光束,这些光场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二次谐波过程是指频率为 的单色光入射到非线性介质后产生频率为 的光,通过此过程可以有效拓展连续单频激光频率范围以及产生特定频率的连续单频激光,在量子信息科学、激光光谱学以及非线性光学方面有重要应用。